世界很大“中国造”想去看看
格力、晶弘、大松,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凭什么是格力?
凭什么是董明珠?
也许有人认为,董明珠喜欢说大话;也许还有人认为,格力是一家家电企业,没有资格代言中国造。
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
其实,代言中国造并不只是一份荣光,而且是一份对国家、社会以及消费者的庄严承诺,是一份历史使命和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
回首历史,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也从不缺乏一份担当国家责任的自觉。
1938年,船运大亨、民生公司老板卢作孚发出号召:“国家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他组织了保护9万吨重要物资和10万人口入川的“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影响了整个民族的命运。
20世纪90年代,联想的柳传志、TCL的李东生等企业家以“振兴民族品牌”为号召,发起一场民族产业保卫战,从跨国品牌集团手中夺回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
共赴国难是担当,为改革探路也是担当。中国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代工和山寨已然无路的时刻,中国造必须也只能依靠“创新驱动”迎来光明。
回顾格力发展历程,可谓是中国造转型升级的先锋。总结格力的实践,精华是4个“造”:质造——精工品质制造;自造——自主创新制造;智造——智能生产制造;志造——百年立企制造。4个“造”相互关联,为中国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探索样本。
注重质量是格力与生俱来的品质。还在小工厂的时代,格力就敢以“6年免费维修”“我比你重15斤”的标签朴实地把质量重于生命的理念传递给用户。
1995年,格力电器专门成立了空调行业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所有采购的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严格控制外协外购件质量;1999年,开始在全员中灌输“零缺陷”的质量观念,并在设计、制造、采购等环节大力推行质量建设和质量管理。此外,格力还制定了高于行业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的“格力标准”。这些努力都极大地降低了格力空调的售后返修率,在消费者心中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如今的格力已然成为中国精工制造的榜样,也是世界家电行业精工制造的典范之一。
如果说“质造”是流淌于格力周身的血液,“自造”就是支撑格力崛起的骨骼。核心技术“花钱买不来,用市场也换不来”,格力在实践中得出这一条血的教训之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自主创新之路。20多年来,格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满腔战斗力,硬生生在“草都不长”的戈壁荒滩,闯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
自主创新对格力而言,包含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与营销创新4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持久战。
8000多名科研人员、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院(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健康技术研究院)、52个研究所、570多个实验室。累计申请技术专利15600多项,平均每天有11项专利问世。研发出包括1赫兹变频技术、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等12项国际领先的技术。
格力用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华丽数字,向世人证明其自主创新的能量。2015年,格力“自主创新工程体系”摘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桂冠,这意味着格力式的“自造”,获得了国家级认可。
当智能化成为当今各行各业追逐的热点,格力又悄悄收获了“智造”的硕果。作为全球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过去的3年里,格力已经先人一步踏上了智能制造的全新征程。
2012年底,格力正式启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相继成立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自动化设备制造部等部门。
在随后的两三年内,格力投入近100亿元,自主研发出100余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机器人、智能化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拥有20多项技术专利。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均产值从几年前的90多万增长到2014年的196万,并且大幅提升一些关键控制区,尤其是核心部件区的质量控制水平。
目前,格力正在谋划建立更高端的智能装备产业园,计划用5年时间,将格力装备制造产品打造成为与格力空调一样的世界级产品。用董明珠的话说,格力已经不知不觉走上了装备制造业之路。
因为志存高远,所以风雨兼程!格力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是因为立志打造一家服务世界的中国造“百年企业”,这就是格力的“志造”。
十八大以来,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正在建立,权力与市场的边界日渐清晰,中国企业家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当流通和交换的决定权真正交给“看不见的手”,中国开始迈入一个企业家智慧迸发的新时代,一个创造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与品牌的新时代。
具体到格力,格力挺进全球500强,排名福布斯第385位,同时摘得家用电器类榜单全球第一;具体到董明珠,她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也是仅有的4名企业家成员之一。
“代言”中国造,对于格力和董明珠,是企业客观实力和企业家主观愿望的结合,是一个成功企业对国家责任的义务和承担,更是一个优秀企业家践行中国梦的自觉选择。
长风破浪当有时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格力“四造”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中国造的范式之一。凭借“精工品质”为重的“质造”,中国造自强自立;依靠自主创新为主的“自造”,中国造破茧成蝶;借由“转型升级”为径的“智造”,中国造走向辉煌;秉承服务世界理念的“志造”,中国造必将成为世人所爱。无论是“质造”、“自造”、“智造”还是“志造”,中国人都有信心撕下中国造“大而不强”的标签,重塑中国造的形象。
作为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编制委员会的委员之一,董明珠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的艰巨,她说,“国有企业越发展,越有能力,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为了推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早日实现,履行企业家与专家委员的责任,董明珠此次毅然举起中国造大旗,提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愿景,吹响了新一轮征程的号角!
世界很大,中国造想去看看!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