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新政”放眼全球版图

12.11.2014  14:34

    近日,在“2014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上,上海多部门联合发布近年来最给力的“电影新政”。业内人士分析,其旨在进一步促进国产电影原创,甚至瞄准了世界电影的版图,希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这份题为《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文件,内容涉及七大领域,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区域发展、摄制服务等,被业内称为“七大利好”。其中,政府承诺每年将整合安排不少于2亿元支持电影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电影企业按相关规则还可实施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我们对于电影的未来有很多设想,如今上海公布的利好政策,使我们更加确信,选择在上海做电影没有错,这里就是一个达成电影梦想的地方。”麒麟影业首席执行官庞洪在座谈会上这样感慨。

  就在两天前,麒麟影业宣布其总部落户正在上海北部崛起的“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先庞洪一步入驻这个园区的还有被誉为北美电影“黄埔军校”的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麟说,释放政策红利的第一着力点,就在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海电影要树立全国视角、全球视野,当排头兵、先行者。我们过去可以说是‘电影高原’,但更要建设全国的‘电影高峰’。”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中国电影经受住了大量外来文化产品的“冲击”考验,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加速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从2002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17.69亿元,11年增长24倍。业内预测,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冲刺到约290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场和上海本土电影院线对于中国电影票房的贡献也一直稳中有升。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分析,“政策引导”将直接指向那些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原创电影作品,进而有望激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各社会主体的市场活力。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认为,尽管上海电影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同时从上海观察世界电影时,应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有形成产业多元竞争格局的底气。

  据了解,近年来迪士尼、梦工厂、IMAX等海外影视巨头相继抢滩上海市场,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上海电影正在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一流电影企业的合作,谋求电影数量和品质的新突破。

  来自高盛的产经分析师认为,在自贸区内设立中外合资电影技术公司,吸收和利用外方先进的电影观念、制作技术和市场开发经验,将有利于中国本土电影企业的成长,进而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市场。

  作为企业家代表,庞洪认为,上海电影业的最大优势在于“电影金融”。金融资本本身就是电影产业的发动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力量,未来在研发电影金融工具、推出低息贷款等方面,也会有领先优势。

  前不久,好莱坞知名导演兼制片人布莱特·拉特纳来到上海,他同样也看好这座城市的电影业潜力,并希望借助上海的电影平台,向中国输送好莱坞的人才培养经验。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表示,中国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尽管中国距离“电影强国”尚需努力,但在全球电影产业链的分布中,上海应占到自己的一席。

  统计显示,2013年上海电影票房15.7亿元,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共有22条院线在上海建立影院,座位数达13万个。上海市文广局预测,到“十三五”规划期间,上海电影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将进一步扩容。

  “把握电影发展的规律,发挥上海优势,加快推进电影与教育、金融、科技等跨界融合,丰富主体,打造电影全产业链,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佳作。”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对上海在全球电影格局中的未来充满信心。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