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助推合肥外贸经济腾飞
合肥对外贸易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合肥出口加工区2013年在全国出口加工区排名第13位;合肥综合保税区预计将于2015年建成;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在加快申报当中。“三足鼎立”一旦形成,势必引领合肥外贸的腾飞。同时,恰逢安徽省筹备申报自贸区,这无疑增加了申报的筹码。
综保区送来高端外贸平台
合肥综合保税区的到来,将对合肥经济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已经非常清楚,合肥将有一个崭新的外贸平台。相比合肥出口加工区,这一崭新外贸平台更具优势,也更能推动合肥外贸经济的发展。
“201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出口118.99亿美元,下降12.7%;进口62.91亿美元,增长56.8%。”在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外贸经济并不是最出彩的,甚至出口总额还略有下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整体外贸形势的变化外,合肥缺少外贸平台也是重要因素。在综合保税区到来之前,合肥仅有的外贸平台,便是位于经开区的“合肥出口加工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合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2.44亿美元,这仅仅是其封关运行1年多取得的成绩。
“合肥综合保税区的拉动作用,要远远大于出口加工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也更明显。”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综合保税区堪称出口加工区的“升级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前,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建立综合保税区以后,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便能享受到综合保税区内税收、物流、通关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
拉近合肥与自贸区的距离
在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曹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打包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合肥综合保税区应运而生,拉近了合肥乃至安徽省与自贸区的距离。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全国不少城市就开始积极筹备申请自贸区。未来如果有自由贸易区获批,很有可能在具有一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基础的综合保税区中诞生。合肥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的同时,恰逢安徽省筹备申报自贸区,这无疑增加了申报的筹码。毕竟,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30多家,而安徽省仅有这么一个综合保税区。
未来,合肥将叠加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甚至还有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多项功能。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跟沿海地区一些综合保税区相比,合肥的竞争力并没有优势。也正是因为这样,合芜马联手申报自贸区的成功率会更高。曹勇此前也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三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临江达海,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备;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开放步伐快,地缘相接,而且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战略的叠加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