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18.03.2018  06:0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身处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地区,安徽及兄弟省市如何携手奋进,共同书写创新发展的精彩答卷?沪苏浙皖四省市党报分别邀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就此建言献策。

   协同创新,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

  【访谈】

  “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王容川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区域协同创新布局;推进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和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王容川进一步阐释说,要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三省一市各类科技、人才、产业规划对接,共同研究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区域内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合芜蚌、苏南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互动,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共同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于2016年共同签署了《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迈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一步。王容川说,要实施好协议,深化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以及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条件保障等共享平台建设,逐步构建长三角地区技术要素的网络化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合力。

  “三省一市的产业发展各有侧重,要推动创新成果的转移、交易,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发展。”王容川建议,要推动区域内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技术经纪人队伍等资源共享共用,促进技术转移、交易、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

  王容川表示,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既要靠市场,也要靠市长”。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协调,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创新政策协同,探索完善地区间规划衔接、生态补偿、项目协调等工作机制,携手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国际性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技术发明的重要策源地、新经济新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打造科创湾区,建设‘中国硅谷’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

  【访谈】

  硅谷拉动了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对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有感于此,黄震建议,在长三角地区打造科创湾区,建设“中国硅谷”,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

  黄震表示,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源源不断培养一流人才,为高科技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长三角湾区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十分优厚,苏州工业园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上海的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工业园区,都是我国经济与高科技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此外,充盈的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将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这些作用是银行无法替代的。

  “如果能打造一个共同的科创高地,不分你我,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畅通流动与共享,把优质的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全吸引过来,就能建成中国的‘硅谷’。 ”黄震说,目前三省一市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跨行政区资源配置困难,人才的跨地区流动也尚不充分,“交汇边界变成了‘隔离带’,成了发展的洼地。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黄震认为,建设长三角科创湾区,关键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全新、高效的跨省市协调机制,在湾区内实现科技、资本和土地资源共享。他建议,三省一市可共同制定土地规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快捷公共运输系统和服务体系,探索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口流动的制度阻碍。同时,要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培育科创沃土,使长三角湾区成为“中国硅谷”,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最具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创新共赢,引领一体化发展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

  【访谈】

  王秦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以开展我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

  党的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王秦看来,创新合作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主流趋势,只要大家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就可以避免低水平竞争;只要大家加强协作交流,就可以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长三角各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在王秦看来,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加强统筹谋划,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各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力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还要发挥首创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科技服务一体化、“创新券”通兑通用、共建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业创新载体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长三角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和问题。王秦认为,主要体现为区域创新合作受限于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客观上还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状况及区域创新体系非均衡性特征。

  谈及长三角地区如何进一步实现创新共赢,王秦表示,江苏将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一体化发展。具体而言,要加强协同,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创新网络建设;优势互补,加快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保障有力,不断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环境。

   一条‘走廊’撬动区域协同创新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

  【访谈】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比如,在科技部指导下,共同建设“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有效减少了区域内科研设备购置的重复投入。 “跨省市的协同创新发展,在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方面仍存在很多壁垒。”刘锐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等,让刘锐代表感到,长三角一体化一定会加速。

  刘锐最关心的是创新资源的协同。在她看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三省一市各有优势。浙江嘉兴、绍兴等城市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上海等科研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提供科研成果的试验场;而产业持续旺盛的需求能牵引科研的不断发展。

  “当然,要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光有产业合作还不够,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合作。 ”刘锐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提出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构想,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协同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浙沪已于去年7月就共同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签署了相关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的大平台。

  在刘锐看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但由于是跨省市的协同创新发展,共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仍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将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这一地方创新实践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试点项目,并予以立项支持。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对重大科技产业发展平台进行统筹整合提升;支持培育具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整合配置能力的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

  (解放日报记者 吴頔 新华日报记者 任松筠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原标题:长三角 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吴頔 任松筠 刘乐平 朱胜利    编辑:叶广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