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军:"中国好人"的爱心邮路

23.06.2014  17:14

 

   据《安徽邮政报》报道  凌晨5:00,天刚亮,巢湖市散兵镇老邮政局后面一楼,一间简陋的老房子里亮起了灯,施彩云悄悄起了床,给丈夫郑爱军做起了早饭。匆匆吃罢早饭的巢湖市邮政局乡邮员郑爱军,骑上装满邮件的摩托车,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临行前,施彩云给丈夫每天携带的大水壶灌满了水,并装上盒饭作为丈夫中午的午饭,叮嘱丈夫一定要记得喝水、吃午饭。
   这温情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16岁当上乡邮员至今,走过30年54万公里的漫漫邮路,昔日村民口里的“小郑”已经人到中年。山路崎岖不平、深山信息难通,长达82公里的绿色邮路上,郑爱军同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为村民们送去报刊邮件,送去爱心和亲情。“铁腿信使”、“独行侠”、“好心人”, 是村民对他的亲切称呼,“中国好人”、“最美投递员”是对他默默奉献最好的诠释。

中国好人”的爱心邮路

   大东岭村口,81岁的老人周逢贵怀揣几斤茶叶,不住张望着。等到郑爱军熟悉的身影出现,老人惊喜的上前,不住的说:“没什么别的可以报答,就自家种的茶叶,恩人这次一定要收下。
   为了将这几斤茶叶送给恩人,周逢贵77岁的老伴在山上从早到晚整整摘了一个星期。在推脱一番之后,郑爱军收下茶叶,他将茶叶卖给镇上的茶叶收购商,几天后将卖得的1400多元钱交给了老人。
   莫忘记勒,他是我们的恩人。”周逢贵的老伴总是对孙女梦娜这样说起郑爱军。6岁的小梦娜父亲意外去世,母亲不知所踪,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均已年迈无力,家庭的贫困和缺衣少食,让本该享受天伦的爷爷奶奶生活困难。是奶奶经常念叨的那个“大好人”,也就是那个每天来送信的好心的郑叔叔,给她带来了书包、新鞋、新衣服、零食、玩具。那个穿着一身绿衣裳的郑叔叔,对梦娜而言就和爷爷奶奶一样是最亲的人,他就像会变戏法的人,经常带给她惊喜。幼小的她不知道的是,郑叔叔自己并不富裕,却从不放弃对她的照顾。
   与郑爱军走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与乡亲们之间浓浓的感情,村民亲切地招呼他喝茶、吃饭、歇歇脚。
   村民钱德田曾经在矿山开采中遭遇事故,致右臂折断。在家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郑爱军得知此事后,上门鼓励他从事养猪业,并推荐实用的刊物《养猪》给他,自此后钱德田开始养猪,现今每年他养的猪达40多头,年收入几万元。他逢人就说,多亏郑爱军推荐的刊物,给他指出了一条致富路。
   郑爱军精心服务的老弱病残的“特殊用户”还有十几户。代办邮寄土特产品、话费充值、领取汇款、甚至只要是他能顺路代办的事,郑爱军都承担起来。谁家缺少小菜苗,谁家又缺少庄稼种子;谁家的农机维修缺少零部件等等,郑爱军都会帮村民们捎回来。
   郑爱军自己记不清这些细枝末节,但村民们一一记在心里,他们说:“我们几乎每家或多或少都接受过小郑的帮助呢。
   小郑是个大好人。”是听到最多也是村民最朴实的评价。这些投递邮件之外的份外事,是郑爱军创建的爱心邮路。2013年,“大好人”郑爱军实至名归。8月当选“合肥好人”,12月份当选“中国好人”。

最美投递员”的亲情服务

   山路是崎岖的, 邮包是沉沉的,用户是分散的,行程是寂寞的,但郑爱军始终是微笑的。因为常年来风吹日晒,郑爱军皮肤黝黑,那真诚的笑容成了招牌。
   30年来,10年步行、18年自行车、7年摩托车投递生涯,郑爱军用青春和汗水见证了邮政投递旅程的变化。他累计投送报刊54万份,信件数十万封,从未发生丢失和延误。郑爱军被评为安徽邮政最美投递员。
   去年3月27日,地处深山的藏佛禅寺到了一封寄自浙江苍南的商函平信,为了及时按址投递到位,郑爱军将摩托车停在山下村子,弃车徒步满头大汗地将信件送到藏佛寺住持释果记的手中。僧人感动的双手合十,连称“阿弥陀佛”,并执意将他送出寺院。
   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为了使山区群众开拓视野,了解山外信息,拓宽致富渠道,郑爱军访农户、下矿山,积极向山区群众宣传和推荐畅销报刊,发展订户,让山区里的农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优质的亲情化服务在散兵镇口口相传。今年“徽乡茶”销售时,一个体老板客户毫不犹豫的向郑爱军购买了价值1000多元的雾里青,并称“中国好人的茶叶一定要买。”在今年上半年巢湖局开展的“双超双过半”活动中,郑爱军又出色的完成了营销任务。

相濡以沫妻子的无悔追随

   巢湖市散兵支局原址后一楼老房子里,两间简陋的房子就是郑爱军和妻子施彩云的家。这是散兵支局负责人看到郑爱军夫妻一直住在一间低矮平房里,在支局搬迁新址后特别照顾他们夫妻的。白天,郑爱军是在深山中走村串户的投递员;夜晚,郑爱军还兼任支局金库值守人员。
   妻子施彩云原本在水泥厂上班,有着较高收入,从起初对丈夫郑爱军的工作有些不理解,到受丈夫的感染主动加入邮政企业。2006年负责散兵镇周边投递工作的投递员辞职了,郑爱军担心镇上的报纸无人投递,妻子施彩云毅然辞去工作。追寻丈夫的脚步,妻子在散兵镇上做了一名乡邮员,负责起散兵镇街道、学校、周边农村小区的投递工作。至此,夫妻俩成为散兵镇仅有的两个投递员,一个负责深山投递,一个负责镇子周边投递。
   我要用一辈子的爱做好山里人的忠实信使。”郑爱军说,在走了30年的邮路上,他要用爱心、用真情、用奉献继续走下去。(杨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