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贫困县乡村教育振兴的“寿县模式”

22.10.2018  12:14

10月17日,由2018扶贫日论坛组委会主办、教育部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协办的2018全国教育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佩刚,寿县人民政府及寿县教育局负责人应邀参加论坛活动。论坛共分教育扶贫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地方教育扶贫实践与模式创新、高校扶贫实践与理论创新等三个主题。寿县人民政府作了题为:“打造贫困县乡村教育振兴的寿县模式”的交流发言,全面阐述了寿县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积极探索“坚持以县为主,推进县乡共管”的教育综合改革,打造乡村教育振兴的“寿县模式”的主要做法。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寿县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创新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以安徽省教育厅牵头的省直8家单位的帮扶下,寿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把教育扶贫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探索“坚持以县为主,推进县乡共管”的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造贫困县乡村教育振兴的“寿县模式”。

优化全县中小学布局。 顺应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趋势,科学编制全县中小学布局规划,将全县中小学由410所调整为307所,保留83个教学点,同时切实加强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建设。

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 撤销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为单位设置25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区管委会,作为县教育局的派出机构,承担县教育局的管理职能;同时,接受属地党委、政府的管理,使乡镇管理教育有了抓手,从而完善了县、乡镇、学校三级教育管理体系。

强化乡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赋予乡镇党委政府在学校布局、学区管委会主任和中小学校长的任免及日常管理、教师聘用及考核、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乡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

建立分级分类督导考核机制。 制定县直单位、乡镇党委政府、学区管委会、学校、教师的分类督导考核办法,实行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将考评结果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加大奖惩力度。

稳步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 以学区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以学校为单位核定岗位,每学年根据生源变化至少动态调整一次,教师竞聘上岗。2017年选择5个乡镇试点,2018年在所有乡镇全面推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189名教师全部通过竞聘上岗,452名教师从超编学校分流到缺编和偏远学校任教。

完善县域教育体系。 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新建寿县科技学校,进一步深化职教招生办学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民办协同发展的格局。迁址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大力开展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多种方式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工作。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使寿县教育进入了机制顺、管理严、质量升、群众赞的良性发展轨道。寿县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获得全国第五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进行长篇报道。在2016、2017年度安徽省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2017年9月,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寿县的做法被教育部督导考核组概括为“寿县精神”和“寿县模式”。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以及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日报等媒体对寿县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扶贫的做法进行全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