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4万名计划生育家庭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20.08.2014  11:08

  合肥在线讯(杨健 戴小花)8月15日,由安徽省卫计委、计生协、人口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安徽省第四届“生育关怀·幸福家庭”人口基金助学行动暨关爱特困家庭大型公益活动在合肥举行。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童怀伟,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武等有关部门领导为19名今年新录取的大学生代表每人发给3000元的资助金。

  据悉,安徽省人口基金会今年继续出资2000万元,对1万名新考入大学的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学子进行资助。安徽省人口基金会于2008年底成立,是公募非营利公益组织,截至目前已募集资金3.5亿元,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实施扶贫济困、助学成才、平安保障、创业扶助等项目,对40多万个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其中人口基金助学成才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连续4年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帮助4万名计划生育家庭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出生在临泉县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杨锋,4年前考取上海海事大学,全家人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为筹措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安徽省计生协、人口基金会在全省启动了“生育关怀.幸福家庭”人口基金助学行动,县、乡、村三级计生协将杨锋列入救助对象,经过层层公示申报,该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省人口基金会救助标准的基础上,积极筹措助学资金,为杨锋提供了8000元资助金,帮助杨锋圆了大学梦。当天上午,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的杨锋专程来到合肥,在活动现场向领导和学弟学妹们介绍了自己学习、工作和参与人口国策志愿宣传服务活动情况,也希望今年接受人口基金资助的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校园生活,努力学习,早日回报社会,加入爱心行列,把爱心传递下去。

  活动现场,19名受助大学新生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令人感动,其中17岁的女孩杨思思和14岁的男孩汪逸凡的故事备受人们关注。

  杨思思来自泗县农村,是独生女,父亲早逝,奶奶因病长期卧床,家庭经济开支全靠多病的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相当艰辛。生活在贫困中的杨思思,特别懂事,学习十分勤奋,今年以61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得知杨思思的情況后,各级计生协向她伸出关爱之手,通过人口基金平台,为她提供了3000元的助学资金。面对安徽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提问,杨思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道出了肺腑之言:"清华大学是每个高考学子的心中梦想,如今我很幸运地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天安徽省人口基金会为我提供了3000元的资助金,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可以解決我的一部分学费,帮助母亲减轻一些负担。我将带着各级领导的关怀之情和亲人们的嘱托,在清华校园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汪逸凡来自金寨县青山社区,父母双方系下岗人员且身体残疾,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依靠父亲在外做电脑培训挣的一点工资,生活比较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汪逸凡比同龄人懂事早、肯吃苦、爱学习,今年以594分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也是今年安徽省人口基金资助的一万名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汪逸凡告诉记者,这次得到的3000元资助金帮助他圆了大学梦。他说自己非常喜欢天体物理专业,这个专业在清华大学有,所以他会继续努力,通过勤奋学习,把考研目标锁定清华大学,用知识充实自己,敢于挑战,做一个真正能回报社会的人。

  据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武介绍,开展“生育关怀.幸福家庭”助学行动初期,他们实地考察了很多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特别是看到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考上大学,却因为钱的问题而与大学失之交臂,遗憾终生。那些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寒门学子眼里透着犹豫、无助的眼神,让人难以忘记。为了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寒门学子圆大学梦,他们坚定了人口基金助学行动的信念,克服困难,每年省人口基金会拿出2000万元,在全省资助一万名计划生育家庭寒门学子上大学,已连续4年实施人口基金助学成才项目,4万多名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受益。最让他欣慰的是,受资助大学生中的70%已成为人口国策志愿者,他们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参与到各自家乡的志愿者活动中来,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失独家庭,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回馈社会。

  杨武表示:“人口基金助学行动是雪中送炭,不仅帮助计生困难家庭子女缓解学费压力,更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感受社会温暖,自强不息、回报社会、传递爱心。人口基金助学行动启动四年来,也得到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计划生育家庭,把爱心传递下去,把温暖撒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