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两加强、两创新”认真做好全年民生工程

17.01.2019  18:02

  2018年,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对照年初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两加强、两创新”为重点,突出抓好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协调组织推动工程有序有力有效实施,使民政对象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两加强”:一是加强资金保障。资金总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8年全省民政民生工程项目累计保障和救助1419.1万(人、次、户),支出资金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标准不断提高,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为5942元/年,同比增幅36.7%,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到月人均705元和598元,明确规定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900元,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30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保障标准执行,困难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加强政策保障。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安徽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年)行动计划》。加强政策衔接,省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下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政策、管理机制衔接,提高兜底保障脱贫的精准度,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印发《安徽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工作细则(试行)》,加强全省救助管理机构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救助服务工作水平。同时,出台一系列民政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两创新”:一是创新“医疗+养护”等集中供养新模式。为统筹推进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养护能力建设,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卫计委等七部门下发《聚焦弱有所扶加快提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由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三年,每年配套下拨省级奖补资金1.25亿元,用于支持特困人员养护能力建设。各地在工作中创新方法,成绩明显。如亳州和宿州市采取与乡镇卫生院合作方式,由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失能特困人员,或由乡镇卫生院派出专业医护队伍入驻管理敬老院,开展护理服务,探索了一条“医疗+养护”、“两院合一”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新模式。全省共有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4.85万人,其中集中供养1.99万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创新开展救助管理机构滞留人员寻亲服务。在省公安厅支持下,正式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为全省救助管理机构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开展比对寻亲工作,全年寻亲成功达455人。此外,在今日头条寻亲平台成功寻亲294人,我省寻亲成功人数始终高居全国首位。据统计,我省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共为各类受助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家3582人;其中,滞留10天以上受助人员寻亲成功达1374人。全省已累计为无法查明身份信息长期滞留救助管理机构的流浪乞讨人员落实户籍逾1300人。(潘业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