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良策打造特色小镇

24.05.2018  03:27

  【编者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在省政协日前召开的月度专题协商会上,与会政协委员和专家就此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战略定位

  省政协委员曾凡银建议,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立足资源禀赋,把握新需求创造新供给,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上下功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市场定位要契合消费及其升级需求,规划定位小镇特色目标市场。

  曾凡银认为,特色小镇文化定位要彰显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和富有较高的辨识度。比如,农业小镇是农业文明的体现,要展示农耕文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吃苦耐劳,也要展现智慧农业的科技范;工业小镇是工业文明的象征,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旅游、文化及其创意、健身养生等小镇更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精髓,让人们在此体验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曾凡银建议,特色小镇建设要坚决守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有度有序利用自然,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存量,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增绿、补绿、护绿并行,着力构筑小镇发展的生态屏障,还小镇以自然、宁静、和谐、美丽。

  深化精准帮扶

  省政协委员丁绍东建议,建立省市县三级统筹的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编制机制。打造政府与投资主体合作平台,实现“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持续繁荣;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构建小镇治理制度体系和运营模式,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动态跟踪特色小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情况。

  丁绍东还建议,加强对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省级要加强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市县资金配套支持。建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帮扶机制,在产业布局、项目谋划、产业环境培育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整合财政资金,创新使用方式,支持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丁绍东建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研究制定特色小镇土地使用专项规划,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单独供地;用好用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政策,鼓励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建立特色小镇省级专家组和云端人才库,实行高端共建措施;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

  创新运营机制

  民盟安徽省委在调研中发现,我省特色小镇在管理运营中存在运营管理“主体错位”,治理体系“各行其是”,要素扶持“撒胡椒面”,考核评估“千篇一律”等方面的问题。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选择的科学决策机制,由投资公司承担小镇开发建设、服务管理,政府则将重心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上。引导成熟龙头企业上市,在企业实力相对薄弱的小镇,支持开发主体以控股、参股、PPP等方式组建集团公司,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小镇建设。建立创新保障机制,突出实验创新,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先行先试、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摒弃传统的审批制工作方式,充分调动相关企业和机构申报特色小镇的积极性。实施分类考核办法,对不同小镇所处阶段、产业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建立“融合”“开放”的治理机制。强化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小镇居民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自治与自我服务。探索小镇治理委员会监督机制,由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共同组建成立治理委员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形成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治理新局面。

  注重文脉传承

  民建安徽省委认为,在特色小镇更新规划设计时,应融合文脉多元要素,对特色小镇外在风貌和内在底蕴进行协调控制与建设引导,将碎片式的历史变成连续性、渐进式和综合性的历史,提高空间的可识别度与吸引力。

  民建安徽省委认为,特色小镇建设需兼顾现代与传统和谐共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不同年代形成的片区与新规划片区进行整合,辩证地融入时代的功能、形式和技术,保持特色小镇质朴、亲切的美感和格局肌理。历史文脉的传承还需要渐进式、触媒式的改造过程,以避免大规模、短平快、破坏性的改造建设。小规模更新有利于小镇内人口维系既有的社会关系和民俗风情,更契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实际。

  民建安徽省委建议,特色小镇的道路交通规划应注重整合传统文化路线与景观游览路线,尊重现有街巷、保护街区肌理、延续文化记忆。要结合自然环境,融入现代交通理念和方式,构建开合有序、节奏明晰、景观丰富和序列完整的空间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游览路线,吸引更多游客,触摸文化脉络。

  推进“三生融合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田淑英教授认为,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旅三类。不同类别的小镇空间比例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渗透方式应各有不同。

  田淑英认为,传统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生产空间上应合理规划生产用地,在生活空间上满足小镇从业人员生活需要,并提升社区功能档次;在生态空间上除了独立的生态空间,还要加强绿化等生态建设及亮化工程,并在景观上体现产业和产品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生产空间上应考虑观摩学习、研发、讨论、创意创新、展示、会议、休闲等空间;在生活空间上,应建设高档多功能的社区;在生态空间上,可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改善生态品质。

  田淑英认为,文旅类特色小镇在生产空间上要确保景区的接待能力,融入智能化、个性化元素,优化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体现特色文化底蕴;在生活空间上短期内可保持原有的生活格局,空间配比可相对较低,让生活功能在小镇区域外就近承载;在生态空间上一般不需要特别预留大面积生态区域,但要按规定标准满足环保需要,并将生态环保渗透到每个区间。

  破解融资难题

  省政协常委杨增权表示,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有效融资渠道。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通力配合,着力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融资问题。

  杨增权认为,在选定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和发展模式后,可以根据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来选择融资模式,目前有打包组合模式、龙头带动模式、差异推进模式等三种融资模式较为成熟。打包组合模式将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与垃圾、污水处理等具有一定现金流的公共服务项目合并,组成项目包,采用PPP模式;龙头带动模式在特色小镇规划初期引入实力较强、能够获得银行支持的社会资本,银行先期支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建设相关设施,从而带动特色小镇整体运营;差异推进模式对以工商业、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小镇,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引导金融企业择优支持镇内企业,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带动小镇整体建设水平。

  杨增权建议,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政府既要给真金白银,又要给支持政策。对短期现金流不大、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但又独具特色的小镇项目,实施风险分担;对特色小镇内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实施增信。根据特色小镇建设成果评价,科学发放奖励资金,科学兑现支持政策。

  学习有益经验

  今年4月,省政协考察组和民盟安徽省委考察组赴贵州省、湖北省部分地市,学习考察两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做法。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湖北省提出通过3年到5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50个国家和省级层面特色小镇,同时明确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指标、新增上交的财政收入按比例返还、拓宽融资渠道、人才扶持等;贵州省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建成了一批“产业定位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功能配套完整”的特色小镇。

  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和自然禀赋的优势,是两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湖北省建立了以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为主导方面的项目储备库,并积极推动各地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贵州省依托烟、酒、茶、民族医药、旅游等独特的产业资源,建成了一批定位准确、形态鲜明的特色小镇。此外,两省还全力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品牌。

  两省在建设特色小镇中积极推进业务培训和项目对接的落实。湖北省注重开展培训服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外省特色鲜明的小镇现场学习,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并组织大型对接会,促成多个投资意向;贵州省住建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将特色小镇内容纳入省委党校主题班、专题班及乡镇干部正职轮训班,并组织专家以市(州)为单位开展特色小镇专题巡讲,业务培训覆盖全省各县乡。

省政协月度协商会专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编辑:宋艺
桐城:突出地方特色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桐城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厅
旅发委主任为网友推荐线路游徽州
  中安在线讯 据市场星报报道 5月10日,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