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医改中的微人生 (上篇:希望)

23.12.2014  15:02

  安徽广播网12月23日消息(记者:吴晶晶、钱瑶)2014年是安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作为试点省份——我省在医改的“深水区”里不断摸索前行:药品“零差率”、大病保险、医用耗材网上集中交易……每一项改革都牵动着各方利益,每一个举措都在寻求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药方”。

  从今天起,安徽台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中推出系列报道《大医改中的微人生》,通过讲述三个普通人的故事,揭示医改带来的变化,探索医改的未来。今天请听第一篇《希望》。

  吕玲的家,位于巢湖市湖光社区一家粮油店的二楼,三室一厅,装修陈旧却精致。双开门冰箱、液晶电视……从屋里的陈设可以看出,这原本是个富裕的农村家庭。

  早晨7:45,吕玲起床,坐在床上洗漱。

  李仲翠:“再把脸洗一下啊?”

  吕玲:“能起床就是腿脚不方便。没什么力气。一年前做手术,还在慢慢恢复。”

  记者:“这个点起来做什么?”

  吕玲:“吃早饭。”

  李仲翠:“你把口罩套上跟她们讲。”

  两年前,吕玲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怀孕五个月她,被迫做了流产手术。之后,吕玲开始辗转求医,合肥、天津、北京……母亲李仲翠一直是女儿的专职陪护。

  锅里煮着面条,清汤,放了少少的盐和酱油,是吕玲的早饭。

  李仲翠:“她吃东西就要干净,要自己家做,不能在外面吃。吃也吃不怎么太多,没胃口,就是药物反应。”

  照顾女儿吃过早饭,李仲翠又忙着打扫房间、消毒……

  李仲翠:“她这病就怕灰尘大,灰尘不特别大就行了,其他房间就不怎么擦了,太累了。照顾就太累了,也想休息一下。”

  时光倒流,回到2013年年初,这个农历新年,对于吕玲一家来说,注定是黑色的。整整28天,做完骨髓移植手术的吕玲一个人呆在移植仓里,而这28天,李仲翠和丈夫焦急的等在出租房内。

  记者:“去年你们在医院过年了?”

  李仲翠:“不是过年,是过难了。她1月13号进仓移植,大夫说特别危险,人不一定能出来。28天,我们一家人在出租房里住着,她一个人在里面,一想到就……就是想哭。”

  幸运的是,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吕玲目前正在康复中。“今年过年全部在家里,就是没有钱,人在一起就有点高兴。”

  客厅里放着一台旧电动车,每天,吕玲都会坐在上面踩一踩。

  记者:“现在只能在家蹬自行车?”

  吕玲:“恩,然后到处走走,就在这一层走。”

  记者:“刚开始运动多长时间?”

  吕玲:“就15分钟。”

  记者:“现在呢?”

  吕玲:“两个小时。”

  记者:“锻炼也很辛苦吧。”

  对于吕玲,康复的过程是漫长而又难熬的。吃饭没胃口,腿脚没力气,还要克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可对于李仲翠,康复的过程却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天,看着女儿的药量在减少,运动量在增多,身体各项指标在逐渐恢复正常。

  两年来,为了给女儿治病,李仲翠和丈夫花掉了大半辈子攒下的所有:一辆开了十几年的大货车、一间门面房和所有积蓄。但这相对近百万的治疗费用,还远远不够。幸运的是,这期间新农合报销32.9万元,大病保险报销8.1万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如今,吕玲每月的门诊药费还要6000多,而新农合还能继续帮助报销超过50%。

  记者:“胃口特别好,最想吃什么?”

  吕玲:“想吃辣的又不能吃。”

  李仲翠:“她还是想吃火锅。”

  吕玲:“等腿脚有劲儿了再出去转转,在家呆着也挺闷的。”

  记者:“其实你很早就想出去转了吧?”

  吕玲:“恩。希望过年的时候,自己腿脚就好一些,然后一家人出去玩一圈。”

   记者手记:

   采访吕玲前,她的父亲特意叮嘱我,不要问她什么时候能康复、未来有什么打算之类的问题。于是我修改了采访计划,只想看看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是啊,对吕玲来说,健康地和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在安徽,仅今年前3季度,就有7万多人和吕玲一样,得到大病保险补偿,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0%,疾病没有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活着就是希望。

  2003年,新农合第一次走进我省千万农民家庭,此后报销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我省在11个县市区试点大病保险,新农合所走的每一步带给这些病患家庭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减负,更是精神上的重生。希望在,明天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