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带一自"贡献产业扶贫“安徽方案”

18.07.2018  10:48

  安徽创新的“四带一自”扶贫品牌,正持续为贫困地区造血。数据显示,2017年,安徽因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受益的贫困村、贫困户分别占100%、85.7%。其中,自种自养贫困人口117.1万、人均直接增收2903元,带动全省贫困人口人均增收715元,贫困村村均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高效产业的蓬勃兴起,让近两年成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安徽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受益范围之广、增收数额之大、效果持续之久、“造血”作用之著……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成为产业扶贫的“知名品牌”,也为全国产业扶贫贡献了“安徽方案”。在国务院脱贫攻坚考核中,安徽的产业扶贫获得高度评价。

  五个“创新”打造“四带一自”扶贫品牌

  安徽省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村民储昭才在2017年以前还是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种了6、7亩茭白。通过种茭白种植,储昭才的收入一年就增加了四万多元,还从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被当地誉为“茭白楼”的新楼房。

  曹大点是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竺山村村民,因为自己患有结肠炎,老伴儿患有高血压,老两口光看病每年就要花去千把块。在当地政府的牵线下,曹大点加入返乡创业大学生胡本生创办的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用生态散养方法,养殖市场价值很高的五黑鸡,“现在每年多挣两三万,比打工还轻松。

  像储昭才、曹大点这样的贫困户,只是安徽受益于“四带一自”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在产业扶贫这场攻坚战中,安徽省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以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和支持贫困群众自种自养为主要内容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坚持思路创新、服务创新、推广创新、支持创新、管理创新,有效推动“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安徽已实施到村项目7424个、到户项目168万个。实施项目的贫困村2982个,年度覆盖率为99.4%;实施项目的贫困户123.2万户,年度覆盖率为81.6%。

  创新思路,推动“四带一自”决策部署

  2015年底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面对全面、深入、系统地抓产业扶贫这一崭新课题、艰巨任务,省农委坚持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促进“四带一自”萌芽、发展、成熟,并通过牵头起草或参与起草文件等形式,及时把新思路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新决策。

  把“自种自养”作为根本之策,推动纳入决策部署重要内容。始终注重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把促进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贯穿于省委、省政府、省农委产业扶贫各项决策部署。

  把主体带动作为核心措施,推动主体带动政策不断完善。2017年省农委、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作用的意见》,完善了主体带动政策。

  扶贫园区具有招徕主体、承接投入、集聚产业、吸纳务工、示范辐射的平台作用,是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实现增收的载体。2017年2月,安徽在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中首次提出“园区带动”,此后逐步丰富完善,2018年提出每个贫困村都要建立1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园区),并上升为省扶贫领导小组文件部署。

  通过深刻把握“四带一自”内部有机联系,推动作出系统性、整体性部署。“园区带动、主体带动、自种自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据安徽省农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参与产业扶贫的各类农业园区(基地)4769个,带动贫困户19.5万户;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4000个、合作社2.4万个、能人大户(家庭农场)1.8万个,带动贫困村2947个、贫困户104.4万户。今年上半年,全省达到产业发展标准的贫困村2480个、自种自养贫困户48.8万户。

  创新服务,指导“四带一自”规范运作

  如何推动“四带一自”规范运作?安徽省农委从园区建设、主体对接、利益联结、产业扶贫项目等方面明确标准。

  园区建设上,对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的选址、建设、运营、带动等均提出明确要求,并以市为单位明确建设标准,确保能够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

  主体对接上,精选1485个省级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编印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发放到各市县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并要求市、县编制本级的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

  利益联结上,在全国首次研究提出订单、股份、劳务、服务、租赁等5种基本利益联结方式,以此为基础起草并推动印发《关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作用的意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提供了遵循。

  产业扶贫项目上,提出“有产业、有参与、有收益、有支持”的项目“四有”标准,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实施到村到户项目。

  产业发展上,组织编印《特色种养业扶贫技术指南》,推荐了171个产业种类的适宜区域、适宜对象、关键技术,并指导各县编制“菜单式”特色种养业扶贫手册;制定《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产业发展标准》,分产业确定贫困村、贫困户应达到的规模或效益,并将达标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产销对接上,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参加全国、合肥、上海农交会,设立产业扶贫展厅,组织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各县农业部门积极参加高校食堂面向贫困县(市、区)采购农产品工作,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

  技术服务上,推动成立了由省农委、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有关专业技术力量组成的特色种养业扶贫专家组;组织全省1.38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服务2个自种自养贫困户;组织各地农业部门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培训,2017年培训贫困户121万人次。

  创新方式,推广“四带一自”示范典型

  对于“四带一自”的经验做法和各地涌现出的示范典型,省农委认真总结,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大典型示范推广力度。

  组织编印了《全省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汇编》《安徽省百家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汇编》《安徽省产业扶贫“四带一自”暨一村一品典型案例汇编》等9000册,发放到所有贫困县、贫困村。

  编发《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简报(扶贫专报)》 30多期,第一时间宣传推广各地涌现出来的“四带一自”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在省农委官网开辟《农业扶贫专栏》,并利用省农委微信公众号,对“四带一自”经验做法广泛宣传报道。

  2017年合肥农交会期间,开辟“产业扶贫展厅”,展示推广主体带动模式、带动机制、扶贫产品等。通过对示范典型的广泛深入、大力度、多形式宣传推介,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四带一自”模式的推广。

  创新支持,强化“四带一自”扶持政策

  安徽省农委始终把政策扶持作为推动“四带一自”的重中之重,创新到村到户政策。指导各地利用各类资金,创设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脱贫产业中务工就业奖补、基地土地流转补贴、折股量化到村到户等政策。2017年全省共投入到村到户产业扶贫资金144.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3.7亿元。

  创新主体带动激励政策,实施主体带动奖补、基地建设奖补、信贷支持和优先示范评定、安排项目等政策,调动带贫积极性。2017年,全省支持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52.5亿元。

  创新政策实施方式,针对各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地采取分阶段支付、增量式奖补、物化支持等方式,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创新支持贫困县政策的落实机制,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对省农委支持贫困县的资金,不设立约束性目标任务,不限制资金具体用途。2017年,省农委支持31个扶贫重点县农业项目资金66.3亿元,占到县资金的52.8%,远远超过省里不低于40%的要求。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积极推动金融、保险、用地等政策的创新和落实。

  今年以来,各地共投入到村到户资金82.9亿元。其中,到村资金23.6亿元,到户资金59.3亿元;投入财政资金44亿元,户均财政支持2916元。

  创新管理,完善“四带一自”推进机制

  为促进全省“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作高效推进,省农委坚持创新管理,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成立省农委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多次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研究产业扶贫工作。

  推动健全市、县产业扶贫组织领导体系,加强调度通报。每年5月份起,每月调度、通报1次产业扶贫特别是“四带一自”推进情况。每次不仅通报进展,还点名、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形成你追我赶、及时整改的生动局面。

  加强考核评价,把产业扶贫工作纳入省农委、省林业厅对16个市、7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农业、林业部门绩效管理,突出“四带一自”相关指标,对绩效管理优秀单位通报表扬。

  推动把产业扶贫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绩效管理结果直接折算成考核得分,已连续考核2年。加强内部管理,省农委安排2名处级干部、3名科级干部具体负责产业扶贫工作,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制定月度任务清单,张贴上墙、挂图作战,每月督促办理,并实行盘点销号制度。

  在组织推动全省“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作的同时,省农委还积极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在2017年度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省农委获省直机关单位第一名。(记者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