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近350万人受益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人均增收2300多元

22.03.2019  11:30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安徽各地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一村一品”、项目提升等行动,贫困人口增收效果明显:截至去年底,我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超过135万户,直接受益人口约348.8万人,人均增收2300多元。

  这几天,阜阳市临泉县杨桥镇宁大村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里,一台挖掘机正将一棵棵山核桃树苗吊起放到树穴里,贫困户牛之亮和几个同事一起扶树的扶树,培土的培土,干得热火朝天。牛之亮告诉记者,入冬以来,他一直在林地上干活,一天能有六七十元的收入: “就是给他们栽树了,没事了没地了,帮助他们打工,冬天经济也收入了,身体也锻炼了。”

  去年,临泉县出台了加快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去冬今春将发展薄壳山核桃栽种4万亩。薄壳山核桃的大规模种植,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冬闲经济。安徽四方红农业种植公司临泉杨桥片区经理马小山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这个基地的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就达到了7000多亩。马小山: “我们这个项目本身就是要带动群众发展,计划带动群众再种15万亩地,提供树苗,然后我们再提供嫁接技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帮助来百姓脱贫。”

  在“四带一自”模式带动下,和贫困户牛之亮一样,去年,我省有348.8万人从农(林)业特色产业扶贫中直接受益。去年,全省带动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园超过5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5万个。

  在“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带动的同时,各地还把产业优势变为发展特色,以“一村一品”的生态产业叩开富民之门。

  宿州市泗县屏山镇屏北村贫困户韩金侠正在村里的花木产业扶贫基地里忙活着。韩金侠的丈夫曾患有脑血栓,家里因病致贫。不能外出务工的她,因为喜欢花草就第一个报名到扶贫基地当上了“护花使者”。宿州市泗县屏山镇屏北村贫困户韩金侠: “离家又近,能照顾到家,80块钱(一天),一月2400(元),一年下来也能弄将近30000块钱。”

  韩金侠所在的这个扶贫基地紧靠104国道,因为村里有多年花木种植的传统,镇、村两级政府借助1000万元的扶贫资金,在去年底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这个花卉种植基地,并从外地请来技术人才,专业生产凤梨和红掌两种花卉,带动了8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宿州市泗县花木产业扶贫基地总经理尚希财: “(农户)他土地是1100(元每)亩流转,另外他投上5万钱(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我还给他分红每户(每年)是4000(元)。”

  宿州市泗县农口分工委书记范素侠: “我们整合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专业村,把特色的优势转化为我们的产业优势,带动全县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省农业农村厅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全省共投入到村到户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资金超过11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达58.2亿元。全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135.2万户、直接受益人口约348.8万人,因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到户而额外增加的人均净收入2313元,同比增长32.2%,贫困人口增收效果显著。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