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

21.03.2016  12:46

   据《安徽邮政报》报道  1896年3月20日,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宣告了全民性邮政服务在中国的诞生。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确立了“常、妥、速”的经营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邮政从战争年代开始至今就一直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邮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已经发展成为经营邮政基础性业务、金融、速递物流及电子商务的现代服务业集团。

邮驿历史

   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1912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宣布裁拆驿站,撤驿归邮,新式邮政的时代开启。


◆春秋战国时烽火传军情
   防范敌人的入侵,是古代国家和部族最重要、最需要迅速传达的信息。早在西周时,在都城镐(今陕西省长安县)东部的骊山设有许多烽火台,每座烽火台都间隔一定距离。敌人入侵时,就燃起烽火报警。京城附近的诸侯看到信号便赶来救援。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已经有了邮驿,往返传送官府文书。《孟子·公孙丑》中曾引用孔子的话:“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孔子用邮驿作对比,说明当时邮驿已为人们熟知。  
◆唐宋邮驿专为官府用
   唐代的邮驿盛极一时,全国设驿1639所,遇有紧急公文,通信使者扬鞭催马,朝夕可行三百余里。唐朝的邮驿除负责通信外,还接待过往的官吏和宾客,为他们提供食宿和车马。
   唐代还出现了几件与通信有关的新事物:一是“邸报”,即当时的官方报纸,记录朝中大事,用雕版印刷,直接交邮驿传递到各道州及边镇。二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飞钱”。这种用票据代替铜钱周转的“飞钱”,类似现在的汇兑。
   急递铺是一种处理紧急文书的机构。它创于北宋初期,原称递铺,驿卒由厢兵充当。宋代的递铺有三种:步递,马递、急脚递。
◆明代出现私信传递的民信局
   为了适应民众通信的迫切需要,明朝永乐年间出现了一种专门为民间传递信件的组织——民信局。
   民信局开始出现于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逐渐延伸到内地。民信局比较集中的地方是浙江的宁波。同时,随着东南沿海侨居海外人口的日益增多,又出现了专门办理华侨同国内亲属通信与汇兑的侨批局。“”是福建方言,即“”。

现代邮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邮政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共和国邮政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加强领导和组织,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于1949年11月成立后,大力发展邮政业务,恢复邮政通信,普遍设立邮政局所,改善城乡投递状况,发展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邮政通信,确立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八字服务方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国邮政的统一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改革创新,如今的中国邮政已经成为一个沟通城乡、覆盖全国、联通世界,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邮政企业,邮运快速化、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营业窗口电子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多元化,初步打造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平台,金融业务和速递物流业务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201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邮政位居143位,比2011年提升了200位;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中国邮政位居22位,比2011年上升了15位。
◆从邮电合一到政企分开


   1950年1月1日,邮电部下设邮政总局。同年7月,“邮电合一”,全国各级邮电管理局成立。后经调整,逐渐实行邮电部—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县、市邮电局三级管理。
   1954年9月,国务院根据《关于设立、调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将原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接替相关工作,邮电部也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1970年1月,邮电部撤销,邮政总局划归交通部。1973年3月,邮电部和三级管理体制恢复。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邮政、电信分营,邮电部撤销,成立国家邮政局,由信息产业部管理。邮政开始独立运营,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为邮政体制的创新创造了新的条件。200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实施邮政政企分开。2007年1月29日,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时揭牌,归交通运输部管理,为中国邮政的专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揭牌。
   2009年9月,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2009年10月,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0年6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5年12月9日,邮储银行宣布引进战略投资者成功,实现了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成功迈进。
   2015年5月1日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速递物流公司与所属省级分公司由“母子公司制”改为“总分公司制”,完善了集团管控模式。

邮史趣闻

◆高邮 全国唯一以“”命名的城市


   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江苏的邮驿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前561年)为与诸侯争霸,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姑苏城都亭桥处设有都亭驿传机构,以邮递官府文书和传输官方物资。
   公元前223年,秦王于高邮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就是因为这一带位置较高,又是邮路重要驿站所在地而得名。高邮是全国唯一以“”命名的城市。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
◆刘邦 邮局局长的“祖师爷


   在邮驿制度上,汉承秦制,并有了更大发展,最大进步是驿和邮的分流。“驿”是以骑马为主的传递方式,“”则指短途的步行传书方式。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称为“邮亭”。《汉旧仪》所谓的“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沛地设立泗水郡,38岁的刘邦被秦政府任命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亭长,任期长达8年之久。
   不过,汉时的""并不全是负责邮传任务的,兼管邮务的亭一般在交通要道沿线。而汉代大部分的亭则是地方基层行政单位,负责征丁收税及治安捕盗之事。
◆朱元璋 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
   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邮政队伍日益庞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力整顿邮驿,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意思是说,不是国家与军事大事,一律不许滥用驿站的邮递设施。
   明朝时,会同馆是全国驿站的总枢纽,设在今天南京通济门公园路一带,城内有龙江驿(今下关)、江东驿(今江东门外)、江宁驿、秣陵驿等驿馆。这些驿馆十分豪华,堪称国家的高级招待所,用于接待外宾。

邮政常识

◆明信片
   清代时,一个叫李圭的南京人1876年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回国后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


   在《明信片》一节中,李圭对明信片做了这样的阐述:“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
◆邮政编码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我国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邮政编码制度,1980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
   邮政编码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六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政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邮戳
   邮戳大约在15世纪中期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就开始使用了,不过那时的邮戳不是用印油盖在信函上的,而是压印的。也就是说,邮戳要比邮票早问世将近4个世纪。
   在没有邮票之前,邮戳就已经成为了缴纳邮费的标记,其功用与邮票相同,英文里Stamp一词,最开始含义“戳记”或“图案”,最后才衍生为“印花”、“印纸”和“邮票”。
   1866年海关试办邮政时,首先使用的邮戳是英文双线圆型戳,上有“CUSTOMS”(海关)字样,下为地名,内圈为日期,此戳原是海关收发戳,所以称“海关日戳”。
   1896年,大清邮政官局建立,邮戳改用“英汉大圆戳”和“八卦戳”,前者为邮政日戳,后者为邮票盖销戳。
   1904年,清政府对邮戳作了一次改革,采用我国民间的习俗,以干支纪年,以农历纪月、日,称之为“干支戳”。
   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颁发了经过修订的邮电日戳印模规格规定,对邮戳作了较大的改革,于1995年8月下旬开始,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大连、沈阳、济南、青岛、南京等12个城市部分邮局试用新式日戳,后全面推广。

皖邮琐谈

   安徽邮政通信溯源久远,夏禹传信息会诸侯于涂山(今怀远县境),秦时即有邮驿主干道过境,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建筑的芜湖褐山烽火台史上留有美谈,明清时期一些地区亦建有民信局。
   安徽近代邮政开办居于全国前列,清光绪三年 (1877年)芜湖海关始试办邮政,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大清邮政”创办,芜湖邮局即于当年设立,为全国 35个邮界之一。
◆安庆邮政大楼
   1899年,安庆市在清节堂首次开设邮局,称芜湖邮局支局。1912年,安庆邮局改为邮务局。1914年,全国实行新邮区制,安庆邮务局改名为安徽省邮务管理局,英国人莫罗士为代理邮务长。1926年由上海私营营造厂照上海邮政局大楼样式施工建造,两年后竣工,意大利巴洛克式风格,楼为二层,高12米。青砖混凝土框架结构,花岗石外墙,凹凸起伏,是当时安庆为数很少的欧式建筑之一,为老城增添了一道独特景观,作为安庆标志性建筑,频频在全国报刊上亮相。


   后虽历经战争,解放后省会迁至合肥,邮电分营等事件,该楼一直作为安徽、安庆邮政的重要活动场所。1985年,市邮电局建旧如旧,加盖一层,成为现在的模样,共三层,高约20米。1998年,安徽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2009年,安庆市邮政局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全面改建维修,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与实用功能。
◆赤色邮局
   位于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内,是1930年前后由鄂豫皖苏区在全国率先设立的首个赤色邮局,原址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境内,于1998年和2006年先后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苏维埃政府设立的邮政局旧址之一。
1930年初,鄂豫皖苏区在今金寨县汤家汇设立赤城县邮政局和麻埠邮政局。赤城县邮政局,下设7处支局。作为主要的赤色邮局,赤城县邮政局主要办理苏区文件、信函寄递业务。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邮政局先后撤离或转入地下坚持工作,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