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张小来:将岗位融入血液的执著精神和专注的品质

11.09.2017  16:59

张小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副主任,教授。参加工作近40年来,一直从事着一线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工作。她在平凡而又高尚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教学业绩和育人成果,为医学护理人才培养贡献了自己的智慧、热情和力量。早在2009年就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全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省模范教师;她指导的护理专业学生先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40余项;2008、2012年,她主持的课题成果两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7月,张小来作为安徽省属高校唯一人选,顺利通过2017年国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初评。

感同身受,践行护理人文关怀

面对各种荣誉,张小来常说:“我是一名普通护士,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染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情。

当年刚从卫校毕业到安徽省立医院工作不久,张小来的母亲就生病住院了,她曾以病人家属身份陪伴母亲住院多时,亲眼目睹了病人身心备受煎熬的痛苦,感受到了病人家属的焦虑心情,从内心产生了对病人及病人家属深深的同情之心。这种同理心对她以后的教学生涯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后来,到医学教育岗位上,张小来在为每一届学生授课时,都要告诉他们:“虽然我脾气不好,但是,我在临床工作几十年,从不跟病人和病人家属发生争执,因为我觉得他们非常可怜。人有病时心情不好是人之常情,我们医务人员不要去跟他们计较,用心做好护理,真诚细致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最根本的。

在临床从事护理工作,不少护士不愿意上夜班,认为很辛苦。张小来却不这样想,不但认真上好每一个夜班,还在接到医专工作调令后仍然坚持上完最后一轮夜班。因为她觉得上夜班可以仔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可以完整的了解治疗经过以及疗效和副作用,为准确地针对病人实施护理救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平时的护理教学过程中,她经常跟学生们讲,护理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但是你能学到很多东西,关键在于同学们怎么摆正自己的心态。

在安徽省立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3年,张小来护理过很多病人,多次受到病人及病人家属表扬,曾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立医院十佳护士、安徽省立医院先进工作者,更重要地是20多年的一线临床工作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护理临床工作经验,这为她以后护理教学工作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张小来曾说,来到医专后,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之情带到课堂,鼓励学生们要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为病人送去温暖,帮助病人解除痛苦。

潜心教学,坚持一线育人

因工作需要张小来于2003年从热爱的临床护理岗位调到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护理教师。初到护理教学岗位,张小来就抱着一个不服输的劲头,从头学起,学习教学规范文件,揣摩教学方式,思考护理教学与护理临床的异同。她发挥20多年护理临床经验的优势,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大量的临床案例讲解,深受学生们欢迎。历年教学效果学生测评均在96分以上,位于系部前列。

2007年,为了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张小来首次在学校护理系倡导举办了护理“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活动,指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护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活动中,张小来亲自参与指导、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临床见习实习体会相结合,从关爱病人、增进舒适度、简化护理操作环节、改造护理装置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护理业务新方法、新理念、新改进,并以模型、图片、操作演示等形式展示她们“小发明”的设计思路与实用价值。同学们的专利“小发明”构思巧妙,大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先后已有840余项“小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安徽日报、安徽教育网、安徽青年报多次予以关注和报道。可以说,这是张小来针对社会对高技能护理人才的需求,坚持“教、学、做”融为一体的育人理念,探索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

此外,在分管护理系教学工作期间,她还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全国、全省护理技能大赛期间,她都亲自参与赛事组织,做到与选手一起吃住在学校,一起研究竞赛技术,一起进行训练。亲自指导的2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1年起,安徽医专承担了为新疆培养五年制护理人才的教育援疆任务。作为护理学部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护理新疆班专业课教学管理任务又落到张小来的肩上。由于这些新疆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语言障碍、汉语文化基础薄弱,老师们普遍感觉给她们授课太困难,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为在短时间内解决教学效果差问题,张小来就亲自深入课堂,跟学生、跟老师反复谈心,化解矛盾;不断地研究新疆班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一次,有位老师找到张小来,反映班上后面几排有几个学生根本不听课,学习态度很差。张小来就跟这些学生谈心,了解到学生主要是不满意老师总是不提问后面的同学,就和老师闹别扭。了解到这一情况,她就出面让师生当面座下来把误解说清楚,化解了矛盾,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护士执业资格证是护士能否上岗工作通行证。拿到护士资格证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但这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新疆班学生来说,可不是易事。为了帮助新疆班学生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张小来亲自制订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利用休息时间亲自为她们进行辅导,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目前,已经毕业的2届新疆班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锐意创新,精益求精

2005年,从事护理教育第二个年头,张小来结合临床护理与护理教学工作实践写的教学改革论文获得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作为一个刚到护理教学岗位的“年轻人”,当时她非常高兴,立即给当时的卫生部新农合专家、医专叶宜德校长打电话报喜,叶校长勉励她:“这只是刚刚开始,要是能在全国大会发言就更好了。”在叶校长鼓励下,张小来注意进一步研究教学,密切关注学术会议动向,2006年以后,她先后6次在不同性质的全国学术会议上大会发言,交流学习护理教学改革成果,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自身的学术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2007年寒假,她亲自动手制作“内科疾病发病机制动画”。当时合肥大雪纷飞,校园附近的饭店都关门停业,张小来买了几箱方便面,带着2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办公室里开始了 “内科疾病发病机制动画” 制作。为了保证思路的连续性,她们每天仅睡3-4个小时,这样连续干了2周,一口气把“发病机制动画”制作完成。此后,以此为契机,在叶宜德老校长指导下,张小来将平时做的业绩“打包”,梳理教学理念,理顺教学改革思路,认真整理材料,第一次申报了省级教学成果奖,2008年首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早在2007年张小来就开始与中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护理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当时来自多方面的阻力比较大,并且关于这项研究的意义,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一点一点的摸索制作护理虚拟软件的经验,一直坚持到现在。目前学校在她的带领下已经开发了5套护理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2个,国家发明专利受理5个。

2009年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最后阶段,当时张小来到外地参加一个视频教学学习,因为当时把时间搞错了,同时视频设备又发生故障,以至于周末2天都不能回合肥修改完善国家级精品课申报材料。于是她就买了10个包子吊在宾馆房顶上(房间很小,没有桌子),然后呆在房间里,两天两夜没出1次门,一口气把长达80页的“国家级精品课申报书”重新写了一遍。

曾经有老师不止一次问过张小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有什么诀窍?她想来想去,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种“不惜代价,把事情做好”的精神。也就是说,要不怕困难,精益求精。千万不能在做事情之前,就考虑能获得多少好处,赔不赔钱,会不会白费力气,会不会劳而无功。除了不怕困难,还要擅于钻研,张小来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每一个内容她都反复思考过,并且早在几年前国家首次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工作时就首手准备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她注意按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改进护理教学工作,最终内科护理技术成功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生在做传染病护理中的“三区两缓冲两通道”虚拟仿真训练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张小来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主编出版教材14部,其中,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

在张小来的带领下,护理学部2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全国高校护理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多名青年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护理学部先后成为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类)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改示范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省级开放实训中心,护理教学团队成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团队还承担了多项省级重大教改课题、省级重点教研项目,获得多项厅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3人、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4人、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6人。

在张小来看来,教书育人就是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张小来的同事认为,“张小来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她那将岗位融入血液的执著精神和专注的品质。”(特约通讯员: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