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徽颍上 怎样啃下行蓄洪区脱贫的“硬骨头”

22.09.2018  06:36

八里垛村种植的草坪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阜阳市颍上县王岗镇唐垛湖腹地,淮河故道从这里经过,曲曲折折的河岸边,星星点点地分布了几十个庄台。庄台是淮河岸边特有的产物,这里的居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黄土垒起高台,修建临时的住所,用于躲避洪水。但是长久以来,庄台人家生活艰苦,吃水用电看病都是问题,有“十大难”之说,这里也成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近年来,颍上县政府以建设美丽庄台为抓手,推进行蓄洪区的脱贫攻坚,将“蓄洪洼地”打造成“生态宜居高地”。

航拍淮罗村二罗台

   民生“十大难” 经济难发展

  浩浩的淮河水流经颍上78公里,在颍上境内现有南润段、邱家湖、唐垛湖3处行蓄洪区,22个庄台,居住人口13.6万人。历史上这里的群众为确保淮河流域防洪保安大局,作出了巨大牺牲,建国以来,3处行蓄洪区累计行洪45次,累计造成经济损失约62亿元,人均10.5万元。

  在长年和洪水的斗争中,当地居民创造出“庄台”这种独特的产物,人们手提肩扛,垒起了一座座高台,每逢洪水到来,村民就躲上庄台,待到水退去再重新回家,庄台为行蓄洪区人民提供了一层安全保障。

  但是由于庄台面积有限,人均面积严重不足,而且设施多为临时修建,条件非常简陋。在淮罗村的大罗台,这个庄台是1987年国家二次治淮之后才垒起的,颍上县农委主任王寅告诉记者,当时台子上的房屋,大多是用秸秆扎成篱笆,抹上泥巴做墙,用木头做支柱,用稻草铺房顶,条件好的才能住上砖瓦房,而且人畜混住,条件之差可想而知。“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如厕难、吃菜难、就学难、就医难、丧葬难、通讯难、安居难”,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向记者列举了庄台人家所遇到的“十大难”。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庄台群众普遍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颍上沿淮行蓄洪区7乡镇共有17个重点贫困村,占全县重点贫困村的21.3%。

赛涧回族乡的百灵鸟服饰工厂,很多原先在外打工的人们纷纷回到家乡。

   四进一提升” 破庄台变身新景点

  如何破解庄台人家脱贫难题,啃下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这一直牵动着省委省政府的心。2017年12月,李锦斌书记在阜南蹲点调研召开座谈会指出,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坚决啃下行蓄洪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2018年4月,李国英省长在沿淮行蓄洪区调研时强调,坚决打赢行蓄洪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颍上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省里的战略,推进进城、进镇、进保庄圩、进养老院,综合改造提升这“四进一提升”,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外迁,腾出发展空间。

  渔舟唱晚说美景,庄台人家谱新篇。9月20日,记者沿着淮河大堤,来到淮罗村,经过了大罗台、二罗台等多个庄台,看到这里的水泥道路宽阔平整,房屋整齐,居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常法林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他和老伴在村里担任禁烧员、保洁员等工作,按月可以拿到工资,更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往台子上都是烂泥路,下雨天根本不管走,你看看现在,路又宽又平,房前屋后还种了花草,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老人拉着记者来到一棵桂花树前,一阵花香沁人心脾。

  “我们在庄台四周实施拆违拆旧工作,空出了大片公共用地,进行道路拓宽和绿化工程,还大力实施‘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小水塔、小公厕、小广场、小污水处理站、小生活平台’等九小工程,破解了民生难题。”熊德超告诉记者。

  如今,淮河沿岸的一个个庄台,已经成为“翡翠项链”,昔日的“蓄洪洼地”,已经成为“民生福地”。

   调整产业结构 贫困村摘掉“穷帽子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这不断吸引着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在大罗台的“大牌农家乐”,负责人申丽丽正在忙着刚刚开张四五天的生意。

  申丽丽从小在大罗台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了6年,前些年,她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返乡创业。她和几名合伙人一起投资了200多万建起了这个农家乐,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当地特色美食,还能住宿,欣赏淮河之畔的美景。除此之外,他们还建设了一个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出产的蔬菜不仅供农家乐自用,还销售到各大城市。“这里生长一种特有的野菜,晒干了运到上海可以卖到30块钱一斤,销路非常好。

  在赛涧回族乡的八里垛村,这里地势低洼,是典型的行蓄洪区,稍微下点雨就会积水,这里的村民往年种植农作物只能靠天收,“每年只能种植一麦一豆,老天爷赏脸就有点收成,一亩地不过一千块钱的收入,遇到连阴雨,就颗粒无收。”乡党委书记蒋敬好说。

  为了提高群众收入,八里垛村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大力发展适应性生态农业,先后引进两个专业合作社,种植草坪5000余亩,产品销往上海等地,供不应求。“这里种有百慕大,果岭草等四五个草种”,蒋敬好告诉记者,草皮不怕淹,生命力非常强,现在城市绿化对草皮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种植的草皮可以卖到一万块钱一亩,比以往翻了十倍,八里垛村也因此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庄台脱贫只是起点,让庄台群众安居乐业才是长久之计。我们既立足脱贫,更着眼小康,把握沿淮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精心规划,多方借力,把美丽庄台建设与全域旅游精准对接、一体推进,一个个美丽庄台串联成为耀眼的淮上明珠,走出了独具行蓄洪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在采访中熊德超这样告诉记者。

   打造“颍上模式” 行蓄洪区脱贫获点赞

  近日,安徽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先后在颍上县召开。颍上扶贫经验,特别是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受到省政府领导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5月28日,颍上县政府网发布的通报称,近年来,颍上县坚持用情体验沿淮之困,做到了解庄台、体验庄台、理解庄台;坚持用心描绘沿淮之美,做到了解民意、指定规划、筹集资金、分步实施;坚持用力催生沿淮之富,做到用美丽唤醒梦想、用产业支撑梦想、用蓝图引领梦想,使颍上县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对颍上县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颍上县在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干部带头、发动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解决庄台建设中“十大难”的问题;注重环境,打通连接,将行蓄洪区庄台改造和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全新的“颍上模式”。

   新闻特写:淮河之畔的“鸭司令

   稻鸭萍混养模式 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啊咯咯咯咯……”伴随着一阵阵呼唤声,唐心超老两口将一把把地稻谷洒在地上,一大群鸭子跟着老人跑来跑去,一窝蜂地挤来吃,在这群鸭子的背后,是600亩的水稻田,这里的稻子长势特别好,还有一个月就丰收在望。

  这一块水稻田位于淮河岸边的淮罗村,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采用的是稻鸭萍混养的模式,600亩的稻田里,不仅放养了7000多只鸭子,还养了20亩的浮萍,合作社的负责人罗应地在四年前就采用了这种混养模式,是位名副其实的“鸭司令”。

  “浮萍具有固氮效果,肥力很好,而且可以引来一些食萍昆虫,鸭子可以吃昆虫和稻田里的害虫,还能除草,排出的粪便具有肥田的功效。稻田里不用打农药化肥,鸭子不用喂饲料,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方效益提升。”罗应地说起这种混养模式的好处,如数家珍。按照稻鸭萍混养的方式,生产出的水稻做成小包装,要卖到十多块钱一包,鸭肉鸭蛋销路也非常好,和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每亩可增收400多元。

  不仅如此,这种混养方式还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唐心超老两口每个月在这里打工喂养鸭子,总共可以拿到4000元钱工资,像这样直接受益的贫困户达到了20多户。

  (记者 苏艺 配图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