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双包双到”扶贫开全国先河

12.10.2015  19:53

  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去年下半年,我市创新方式,探索实施“双包双到”扶贫,让有扶贫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直接到户到人的方式帮助贫困村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此举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先河。10月11日从市扶贫办了解到,“双包双到”扶贫实施一年来,已取得积极进展。

  “双包双到”扶贫开全国先河

  2012年,合肥市成功摘除全市唯一国家级贫困县——长丰县和9个省级重点贫困乡镇的帽子。然而,贫困是相对的。“扶贫开发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3年,我市贫困人口仍有25.32万人。

  面对这一形势,我市在创新实施整村推进、区域统筹、雨露计划、干部帮扶、光伏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之后,再次探索新的扶贫方式方法,尝试开展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核心的“双包双到”扶贫,并以全市第六批选派干部挂职包联启动为契机,从全市190名选派干部中选出112名干部任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于去年11月份全部到村任职,全市112个省级重点贫困村都有挂职干部所在单位包联,其中,55个村由市直单位包联、57个村由县直单位包联。

  与此同时,我市组织实施“万名党员干部包万家”活动,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至少帮扶1个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农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实行“定人定责、脱贫解约”。此外,合肥市积极编制发展规划,落实“规划到户”,即对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数据库,形成实时联网监测系统;在这个基础上编制脱贫规划,制订帮扶措施。

  为精准扶贫指明方向

  今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联合对“双包双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结果发现,驻村干部平均每月在村时间不少于20天,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快速摸清了任职村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双包双到”扶贫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双包双到”扶贫实施中,市直各单位结合实际,由“一把手”带队,上半年累计深入帮扶村120余次,平均每个帮扶单位每季度到村走访一次。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广泛动员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帮扶村贫困户开展结对。截至6月底,3636名干部与3730户贫困户建立了帮联关系,直接帮扶金额达到200万元。

  各选派干部积极帮助所在村争取各类项目支持,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比如,市政协办公厅挂职干部郑洪涛为其挂职的巢湖市烔炀镇凤凰村争取了供水集团援建凤凰村小学供水设施项目,市财政局挂职干部郑立亮为其挂职的肥西县山南镇长庄村引进了太空莲种植项目。此外,各驻村干部在充分调研后,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重点贫困村三年扶贫发展规划,按照“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原则,确定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开展“双包双到”扶贫,我市快速推进扶贫项目落地。去年全国首个“扶贫日”期间,我市开展的贫困村项目认领活动,争取213个项目在帮扶村落地,认领金额近3000万元。目前,这些项目都已成功对接,并落地生根。